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 >  >> 
世界观速讯丨乡土不土 乡愁不愁——文艺两新专题研讨在张家港举办
来源:钱江晚报      时间:2023-05-06 11:24:45

为充分发挥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力军”作用,大力推动文艺“两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近日,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中共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张家港市文联共同主办,张家港市美术馆、南丰镇永联村承办的文艺“两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研讨会在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成功举办。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曾凡胜,苏州市政协副主席曹后灵,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苏州市书协主席王伟林,江苏省书协新文艺群体委员会秘书长张天翼,张家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卫兵,副部长李忠影,市文体广旅局局长周颖,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钱梁斌,南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希,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等参加活动。

第一阶段会议


(资料图片)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曾凡胜讲话

曾凡胜在讲话中肯定了近年来张家港市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并希望张家港继续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走进基层一线,激发创作热情,以文艺的力量促进乡村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让文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片

苏州市政协副主席曹后灵致辞

曹后灵在讲话中指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文艺“两新”是乡村振兴的底气。希望张家港市继续发扬敢为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深度挖掘永联村等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组织和推动文艺“两新”力量服务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苏州市书协主席王伟林致辞

王伟林在讲话中对未来暨阳书画社发展提出三点期望:第一期待暨阳书画社在书法研学与传承、书法助力乡村振兴中有新作为;第二期待暨阳书画社在群众文化发展、文化公益服务中有新作为;第三期待暨阳书画社在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符号塑造上有新作为。

张家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卫兵致辞

陈卫兵表示,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艺术乡建”工作,扎根乡村热土,坚守为民初心,积极组织和推动文艺下乡、培训下乡等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的精气神,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周颖主持

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介绍永联村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情况

吴惠芳在介绍永联村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表示,永联村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牵头发起成立了张家港市暨阳书画社,这必将极大推动永联文艺“两新”的创作,激活蕴藏在永联村民群众中的文艺创造热情,唤醒人们对艺术追求的多种可能性和无限想象力。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切实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推动永联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第二阶段会议

在由市美术馆馆长温虹担任学术主持的研讨会上,8位活跃的文艺“两新”代表结合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分别从书法、美术、数字新媒体、音乐、综合文化等五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代表们围绕新时期文艺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这一议题,针对“乡村振兴与文艺创新”“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策略”等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讨。

核 心 观 点

张天翼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兰亭会艺术馆馆长

艺术家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要实现从“送艺术下乡”到“鼓励或者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的转变。乡村文化振兴并不是村民被动的接受赠与,而是在艺术家们的带领或指导下成为艺术的创作者,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艺术体验感与获得感。

沈峰枫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委员、张家港市丹枫书院院长

新文艺群体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特色化发展,应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某个艺术门类的潜心研究和生动实践,打造自身核心优势,厚植文化自信。当每个人都有了自己要深耕的领域,逐渐的就会产生非同质化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为村民和居民提供更多选择。

王雨中 苏州高博职业学院特聘教授、艺术与建筑学院院长

乡村文化项目的策划与实施过程中,智力与技术资源的匮乏是许多经济并不发达的乡村的痛点。与高校艺术教育相结合,以此促进乡村文旅融合项目的发展未尝不是一条道路。高校艺术教育有学科齐备、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和特征,与乡村文旅融合项目直接面向市场,能够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让他们积累真实的社会经验,为就业做准备,最终实现学校教育与乡村文旅融合的双向奔赴。

顾志军 独立版画家、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委员、苏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当下,文艺“两新”需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的平衡点,让传统文化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其中民俗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应实现这样一个场景:通过艺术家的呈现,营造和放大乡村文化氛围感、幸福感,让文艺更松弛和精准的表达人的情感,让更多年轻人来到乡村、体验乡村、爱上乡村、建设乡村。

顾丹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艺术与建筑学院教师

新媒体与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拓展文旅融合的新空间。虚拟与现实结合,可对乡村文旅产业的整体规划进行系统设计和立体宣传,展现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和生产生活的特色优势,助推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旅游业的全面发展。线上与线下联动,可促进旅游景区与新媒体的协同发展。新媒体与乡土文化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培育乡村文化新生态,在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筑牢广大乡村居民的价值共识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布达 策展人、寒山美术馆馆长、乡音计划项目发起人

以音乐档案为成果,从设计理念、内容和工作方法上进行变革,使音乐不再是孤立的研究和观察对象,而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字化录音与修复技术,保证我们能够身临其境般地聆听现在以及过去的音乐,健在者和已逝者的歌声;丰富而扎实的采访记录,使我们看到由音乐延伸和联结群体,人们共同的情感和生活。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间地头广为传唱的民间山歌进行田野调查、记录、保护的时候,如何从人群与社区生活的角度还原他们原生状态,如何用视觉档案、声音档案记录和保存,如何在博物馆、美术馆中展示出它们最本真的样子,如何反映出它们背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如何在充分保护和还原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再造,这都将是我们需要重点讨论方向。

孙海滨 苏州市级非遗(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作为乡村文化振兴取之不尽的源泉,反过来乡村文化振兴也能促进传统文化,如古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两者相辅相成,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有机整体。

刘长焕 北京开明文化书院院长、著名学者

孔子“庶富教”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同时也是一个富庶之邦。今天的我们要提倡精神文明建设,要先达到物质文明,再达到精神文明,最后要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层面,让精神和物质协调发展。

研讨会成果总结

乡村振兴从来都不应该千篇一律,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人文风貌、地理特征,珍惜和尊重乡村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维护当地村民的风俗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在借鉴和学习其他地方的优秀乡村文化振兴案例时,重点不是“怎么做”而是“为什么这么做”。如何从人群与社区生活的角度还原传统文化的原生状态,如何反映出它们背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情感与生活,如何在充分保护和还原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再造,这些都将在文艺“两新”工作者们不断的艺术实践中获得答案。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文艺“两新”应不负时代使命,深耕乡村文化,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炼文化符号、丰富表现形式、焕新应用场景,释放文化内在魅力,激活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乡村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文明新风尚,使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应立足乡村实际,因地制宜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汲取城市文明等成果,做好“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篇文章,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打造“千村千面”、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图景。应做到以人为本,用好文艺这支笔,巧妙的将中国式美学根植于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图景中,打造返璞归真、映照心灵的文化体验,让人置身其间能“听得到田野里的虫鸣,尝得到小时候的味道,看得到理想中的家园。”

文艺“两新”出自广泛的社会阶层,是千千万万文艺从业者、爱好者的集合,他们本来就具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现实基础,也具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创新意识。本次研讨会,首次邀请各领域文艺“两新”汇聚一堂,打破艺术边界和职业领域,畅谈新时代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形式、新生态、新活力和新趋势,引领并丰沛了我市乡村振兴的文艺潮流,是一次意义斐然的实践和尝试。正如张家港市文体广旅局局长周颖所说:“此次研讨会是张家港市就乡村文化振兴这一议题进行的首次学术讨论,研讨会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与产生的开放性问题,都将成为我市未来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就在研讨会举办的前一天,张家港市暨阳书画社成立,“暨阳三杰”作品展开展,这两件书画界的盛事就发生在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里。广大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为文艺“两新”工作者提供了尚未着墨的文艺实践底图。期待更多文艺“两新”工作者投身乡村,在广袤的大地上尽情书写青春、绘就华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