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是“老实人”,过目即忘;5分是缺乏存在感类型;6分则进入高“颜值”序列……近年来,“颜值经济”的发展催生出“颜值打分”买卖,在社交网络上日益升温。
“只需2.88元,即可获得专业颜值评价。多花5元,还能为您提供外貌提升建议。”半月谈记者在某购物平台输入关键词“颜值打分”,上述广告词映入眼帘。提交3至5张照片,卖家即可提供“颜值打分”服务,收费1元到数十元不等,评分附带数十字到上百字的评语,有的还根据面相提供算命服务。
一些卖家列出详细的“颜值打分”细则,身高、五官、下巴、皮肤、发型等都被赋予美丑标准。依据综合分数高低,卖家会给出“老实人”“时尚达人”“娱乐圈小鲜肉”等关键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谁来评分?如何打分?半月谈记者总结各个购物平台上此类商品信息发现,卖家身份各有不同:有的自称是从业多年的专业化妆师,可从专业角度提供颜值分析服务;有的自称“绝对路人”,强调陌生人视角的颜值评价;有的自称在校大学生,从初恋角度看颜值高低;有的则以异性审美为卖点,自诩“钢铁直男(女)”……他们都宣称自己“客观公正”“不吹彩虹屁”。
二手交易平台卖家提供“颜值打分”服务
一家成立一年的打分店铺共有5条价格不等的打分链接,标价“2.88元”的链接销量最高,超过4000人曾购买服务,单个商品收益过万元。服务方式为美术生、化妆师组成的5人团队进行综合评分。部分短视频主播“嗅”到流量商机,也开始在直播间随机挑选观众照片打分。
如今,社交媒体充斥各种“高颜值”个人形象,营造出浓厚的“看脸”氛围。“颜值打分”更加剧了这种趋势,引来多方质疑。
——主观评价加深容貌焦虑。多名购买“颜值评分”服务的受访者表示,一开始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拿到评价后却难免心理失衡。23岁的女生小武一直是朋友们公认的高颜值,在得到5分的评价后,她表示“想不通,大半夜还没睡着,可能要花一段时间跟自己和解”。
——投机主义将花钱打分变为“智商税”。网上免费打分软件不少,这些程序大多注明“原理基于AI大数据得出的审美评判”。一些消费者发现,自己花钱购买的评价与软件给出的意见多有雷同,套路化明显,质疑商家拿免费软件糊弄人,几乎零成本赚取差价。因此,许多网友将此类消费称为交“智商税”。
——存在信息泄露风险,消费者维权不易。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提供“颜值打分”服务的商家多为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加之服务内容的特殊性,在发生购物纠纷时,消费者维权不易。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换脸技术的发展,仅凭照片盗取个人信息成为可能,这项服务也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人之常情。然而,互联网的“放大效应”,过度夸大颜值的影响力。一些人宣扬“高颜值”能够带来“优先择偶权”、打通“求职绿色通道”,进一步放大“容貌焦虑”,使得“颜值打分”买卖有机可乘。
“颜值”无法被定义,卖家自称为专业化妆师、在校艺术生等身份的说法很可能是谎言,所谓的“颜值打分”不过是一个买卖和一种引流手段。卖家在打分评价中给出的妆容、穿搭等建议甚至会附带某些产品广告,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待割的“韭菜”。
业内专家表示,认为个人形象只看外貌、颜值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美是个多元概念,由外及里应包含仪容仪态、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面对“颜值打分”现象,无须较真,别被焦虑裹挟。
半月谈记者:田中全 邓楠 / 编辑:孙好
*本文为《半月谈》2023年第8期内容
下一篇:最后一页
4分是“老实人”,过目即忘;5分是缺乏存在感类型;6分则进入高“颜值”序列……近年来,“颜值经济”的发
女篮卓识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观看《灌篮高手》的动态。卓识写道:“小卓的观影日记。”
华能集团电子商务平台近日发布华能雄安分公司雄安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城市综合能源项目前期咨询服务框架采购招
为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园所间合作交流平台,2023年4月24日,成都市玉林实验幼儿园、武侯
今天小编肥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经济利润问题,经济利润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24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开心香港”记者会上表示,香港经济在逐步恢复,尽管出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 海拔新闻记者牛志远)4月24日,三大指数全线收跌,上证指数收跌0 78%,深证成指收跌1 1
海外网4月24日电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于4月18日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全美1 4的青少
消费电子发展日新月异,无论品牌布局多早,只要停下前进的脚步,转眼间就会被其他品牌甚至是其他行业超越。比
1、方法 步骤2、1 63、首先在电脑桌面上找到IE或者360浏览器,用鼠标双击打开浏览器。4、2 65、后进入浏览